2024-10-02 06:50:31 | 年华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 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建校 71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的1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 1890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图书馆图书资源总量251.9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6个。学校设有20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五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辽宁省属高校中位列第一。,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58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重点支持专业2个、示范性专业5个、特色专业2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实践实训等中心和基地29个、资源共享课9门、视频公开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2013年以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2项,获批省级优秀教材8本。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702项、省部级奖励1439项,被团中央确定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学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 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4人。学校引进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2人。现有国家级人才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7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辽宁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9人,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学校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等项目。学校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7个科研平台被确定为辽宁省高校首批开放的重大科技平台。建有石油化工产业链实训培训基地,投资1亿元的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教学实践创新中心获批2021年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项目。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组建了石油化工联合实验室;与抚顺市人民政府、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辽宁省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并注册成立了辽宁泓顺石化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学校与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50多家企业和研究院签署协议,形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实习实践基地群,其中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个。,学校积极参与辽宁 “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先后选派325名教授博士深入全省218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咨询600余次,培训各类人员1000余人,解决了300余项技术难题,突破国家“卡脖子”技术1项,5项成果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一流学科2019年重大标志性成果。辽宁省环保产业联盟工作有序推进,联盟主动对接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深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校地、校企研究院,创新创业平台为载体,聚焦石化产业急需,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成果转化。联盟召开了多场就业招聘会、科技成果对接会,成功举办两届大学生创新大赛,引进企业家进校园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芬兰、韩国、日本等 17个国家的49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2+2、1+2+1、2+1+1”等培养项目;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展“4+1”研究生培养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秉承 “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传承办学优良传统;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总结凝练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新时代雷锋“五个一”精神,构建起理论研究、课堂教学、文化浸润、社会实践、典型引领“五位一体”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体系;建成的雷锋精神育人展馆获批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风华青年宣讲团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三下乡”国家级重点理论普及宣讲团队,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16个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创建了“百家讲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文化品牌,建有羽毛球、击剑两个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爱心助人先进单位”、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称号,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雷锋学郭明义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几本大学,需要根据该校在某生源地的录取批次来决定。因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青海、山东是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这些生源地是一本大学;因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新疆、宁夏、陕西、西藏、云南、四川、广西、江西是本科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这些生源地是二本大学;因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辽宁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辽宁是本科大学(自2016年开始辽宁省高考将本科三批合并到本科二批招生,自2018年开始辽宁省高考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招生)。
补充资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是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团中央确定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
1、石油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石油工程毕业生主要到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2、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3、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专业下的二级学科。此学科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水平。该专业涉及到机械行业中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诸多的方向,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个行业。
就业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应用CAD及分析软件从事各种机电产品及机电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如:进行工业机器人、微机电系统、智能装置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试验与研究工作。
5、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化工设备制造企业,比如压力容器制造,空分设备制造;化工厂,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承担设备管理工作;化建公司(专门负责建立化工厂),毕业生主要负责所建化工厂的整体规划布局以及化工设备的安装工作。大多数毕业生的去向都在上述三类企业之内。
以上就是年华网为大家带来的化工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年华网:www.nhbwz.com二本机械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二本机械专业的就业前景总体来说是比较乐观的。首先,机械工程是一门基础性强、应用广泛的专业,涵盖了从设计、制造到维修等多个领域,因此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在制造业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较大。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对于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机械专业毕业生有着较高的需求。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与沿线
华威大学本科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华威大学是英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管理专业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华威大学的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全面,涵盖了商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华威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首先,他们可以选择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担任管理职务,如市场营销经理、人力资源经理、财务经理等。此外,他们
宁波大学的二本英语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我认为一本和二本是一样的:也许在师资上有点出路,但是如果你在大学努力了,那么我想你的专业绝对不会差,特别是英语专业的,早晨的晨读傍晚的晚读更何况宁大07年开始是新的培养方式。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对学生有力,但是看文件还是使自己有很大的选择空间的2007宁波大学二本专业有哪些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根据查询宁波大学官网得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八类录取分数线436-442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八类录取分数线分别为:1、室内建筑设计(历史类):442分,2、财务会计类(历史类):439分,3、物联网应用技术(物理类):439分,4、计算机类(历史类):438分,5、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类):437分,6、计算机应用技术(历史类/437分,7、计算机类(物理类)436分,8、动车组检修技术(物理类)436
求广东省考上政法大学的师兄师姐帮忙可以去中政就去,大约650(比重本高55,文科,下同)禁,点讲都是211院校,出来身价都唔同,而且在北京,见识都比在重庆的西政上个档次。而家好多大律所招人都只是要人大,北大,政大三间。而且中政考入广东公检法的人数而家是超越左传统名校西政的。西政出来的我好伤心啊。分数得个630禁就去西政,(高重本35分,)虽然西政是越来越显弱,但牌子在广东仲算罩得住,起码
三本院校法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你好,根据题主问题,现在回答如下,请参考:开设法学的三本院校很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法学界的“五院四校”都没有下设三本学校。但也有一些三本学校的法学还可以。例如“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因为烟台大学在法学界比较好,虽然不是211,但其民法课程很牛的,其三本学校也可以。别的嘛,可以选择一下211、985的大学下的三本院校,选择法学注定将是艰辛之路,要做好思想准备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就业不错。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有采购方向、仓储方向、运输方向(铁路、航空、港口)和运营管理等。主要的岗位有仓库管理员、物流经理、仓管员、采购经理、采购员、物理主管等。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分析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是比较不错的,很好就业,但前提是把专业知识学好。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薪资待遇专业薪资一般为4790元/月,0-2年工
河北地质大学是几本?河北地质大学是一本。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国家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8人,其中49.9%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当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社会科学优秀青
2023-09-05 09:06:48
2023-10-13 10:24:11
2023-09-30 18:21:19
2023-10-13 09:33:06
2023-09-28 18:31:17
2023-08-18 02: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