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各地人事局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生与一般学生有什么区别吗?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各地人事局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生与一般学生有什么区别吗?](/draw/thumb/113031/a05e5a1f2754ff54c7fc7ddadcb5edb0.png)
各地人事局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生与一般学生有什么区别吗?
毕业后不愁就业问题,此优点。
缺点是:必须到定向地区服务一定的年限后,方可自由选择
高考定向生制度前世今生
毕业生分配日趋市场化,定向生制度已难保障向艰苦地区输送人才,降分录取规定多为不法人员利用,考生家长被索巨额钱财。
■核心提示
今年高考招生中,一些黑幕的曝光引起了社会关注。其中,利用定向指标向考生收费,是一个主要的牟利手段。
从上世纪80年代国家出台定向就业招生制度以来,定向招生为艰苦地区、艰苦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至今,在教育和就业市场化的背景下,定向就业招生制度的初衷逐渐旁落,“定向”面临蜕变为某些单位和个人牟利手段的危险。
定向招生向何处去,市场化的毕业生分配机制对计划色彩的招生制度提出了这个问题。
三年前,廊坊考生李阳(化名)进入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本科学习,考分609,而当年高考当地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是620分。
得以降分录取的原因,是他得到了一个定向招生的指标。李阳的父母是廊坊市东方机械厂职工。东方厂前身是一家军工企业,后虽转产,但还保留有国防专业定向指标。
三年过去,李阳完全没有回廊坊的打算,他的选择方向是,或者在北京找工作,或者考研。
“工厂效益不好,回去也安排不了工作,以往有回去的,厂里那么多下岗工人,安排不过来。”李阳说。作为班上惟一的定向生,他并不觉得自己在就业时应被区别对待。
李阳的说法得到东方机械厂人事处一位负责人的证实,而更多定向生也面对同样的现实。
在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专业三年级的一个班,27名学生中有6名定向生,分别来自辽宁、湖北、江西、内蒙古等地。“没有人愿意回去。”辽宁辽阳的定向生小金说。
8月19日,河北廊坊市人事局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介绍,历年来,当地定向生90%以上未按协议就业。
“定向招生已经演变为一种照顾的理由。”上述主管毕业生分配的官员举了一个反例,在廊坊,类似地税局这样热门单位也有定向指标,这些指标被拿出去,供人上了大学,但毕业生回来后很难分进地税局。
定向生制度变迁
对于拥有定向指标的一些单位来说,指标成了单位职工子弟的特殊待遇,普通考生难以涉足。由于指标稀缺,导致非定向单位、地区的考生千方百计争取这些指标,黑中介就此介入,令招生过程弊端重重。
1989年,国家教委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暂行规定》,《规定》称,“为了保证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国家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就业”。
其中,特指的艰苦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西藏、宁夏、云南等9省区,艰苦行业则包括国防军工、农业、林业、地质、气象、解放军等部门以及矿区、油田、劳改劳教场所等地点。各省区所属高校则可向老少边穷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定向。
而《规定》第十一条第二款内容在此后产生深远影响:定向生录取一般与非定向生执行同一录取分数标准,但如不能完成生源计划,可在该定向院校录取分数线以下20分之内择优录取。
多年研究教育体制改革的学者、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肖学慧就此表示,定向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当时人才流动比较频繁,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定向招生规定出台之后,为部分艰苦、重要的行业、地区和单位输送了不少人才。
辽阳市庆阳
化学工业公司人事处杨主任介绍,该厂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送定向生,以前回来的大部分成了单位领导和骨干。
但定向招生实施中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对于拥有定向指标的一些单位来说,指标成了单位职工子弟的特殊待遇,普通考生难以涉足。由于指标稀缺,导致非定向单位、地区的考生千方百计争取这些指标,黑中介就此介入,令招生过程弊端重重。
2002年,湖北省招生办突然调整定向生政策,规定考生不再与定向单位签协议,定向志愿只需加盖县(市、区)招办公章,定向指标被放在全省范围内凭分数竞争。
此举在该省定向单位中引起反弹,当时,武钢、湖北省电信公司等10余家单位取消了409个定向指标,一些考生被迫重新填定向表。
据当地媒体报道,湖北省招办当时态度颇为强硬:有关定向招生院校“若有意见,可以将定向计划转为非定向,但不得转出我省”。
据该省招办一位工作人员证实,2003年,湖北省进一步出台新政策,规定省属高校在省内不安排定向就业招生计划,也不接受外省省属高校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这实际上是在省内消灭定向招生。只有中央部委属高校可向湖北省投放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同年,教育部调整定向就业招生政策,将定向招生生源范围调整为面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考生。
就此,一些定向单位退出了国家部委直属高校的定向指标,仅保留省内的指标。
前述的庆阳化工公司,就退出了一类本科的定向,保留了二类本科定向指标。
查阅不少省区今年的定向招生政策,在省内的定向招生上,仍然保留着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做法。一位参与招生的人士说,这也是某些单位还保留二本定向招生指标的原因。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部委直属高校也缩减或取消了定向招生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证实,该校已经取消了定向招生计划。
北京林业大学也取消了普通定向招生计划,仅接受国家下派的国防定向生招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定向生培养计划。
假定向方便之门
严格说来,定向招生也是按照成绩排名录取的。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不透明,就可能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或集体向考生勒索的途径。很多考生及其家长根本不了解其中的规则,只好乖乖交钱,换取录取通知书。
然而,在定向招生方式萎缩的同时,定向分配制度亦面临挑战,其渊薮正是那条20分降分录取的规定。
8月23日,北京某著名高校招生办公室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负责人对记者透露,他所在的学校,不少定向生是通过各种关系进入学校的。从实际操作看,定向招生已经严重违背了向艰苦地区行业输送人才的初衷,转而变成学校或个人生财的途径。
“20分的空间,为一些人敲开了方便之门。”这位负责人说。
在他看来,目前定向招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假定向和利用定向招生向考生收费。所谓假定向,就是考生利用一定关系,获取定向招生指标,而考生毕业后,并不到定向地区或部门服务。
“这需要疏通三方面的关系,第一就是学校招生办,第二就是主管招生办,第三就是定向地区或部门。”这位负责人说,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三家联合,卖掉定向指标,然后三家分成;或者学校招生办或主管招生办和定向地区或部门两家联合,与考生签订虚假定向协议,事实上是卖掉指标,收取费用。这种现象在地方院校中非常普遍。
他还解释说,严格说来,定向招生也是按照成绩排名录取的。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不透明,就可能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或集体向考生勒索的途径。很多考生及其家长根本不了解其中的规则,只好乖乖交钱,换取录取通知书。
“在定向招生中,成绩只要在控制分数线以上,玩的就是关系和金钱了。”这位知情人士认为,他所表述的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有证据显示,各级招生部门对于这个秘密并非完全不知情。
2003年7月,山西省招生办发出紧急通知,称该省招考中心近日查处了一家利用定向计划谋取私利的中介机构,相关院校将定向计划进行了调整,要求广大考生和家长警惕黑中介。
大约在同时,贵州省招办也发出通知,严禁“中介机构”参与定向生的录取工作,任何学校和单位不准利用定向招生向考生乱收费。
而教育部20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指出,考生要与定向就业单位签署并落实好符合有关规定的协议书,坚决制止假定向或利用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向考生收费。
肖学慧分析说,定向生招收本有合理性,但“不可思议的体制性变形”把它变成了个人或集体生财的途径,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变成奇货可居的紧俏商品。
谁来制约定向分配
“能制约他们的也只有档案。现在好多毕业生不在乎档案、户口,他不想来报到就不来报到,我们能拿他怎么办?”
更大的挑战在于,由于人才流动市场化的趋势,定向生制度已无法保障向艰苦地区输送人才的初衷。
“总有定向生到招生办打听违约会有什么后果,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后果,因为没有配套的措施”。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说。
清华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则介绍,定向生就业时,一般是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定向部门服务。但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定向地区或定向部门因特殊情况,不再需要定向生,定向生可自主择业。如果定向生拒绝到定向地区或定向部门服务,定向生须退还所得全部奖学金,补交学杂费,并向学校缴纳部分培养费。
一个事实是,补交学杂费和培养费并不能对定向生分配产生根本的制约。
“无非交3000元违约金,何况提出不回去,单位都会同意。”北京理工大学的小金说,学费都是自己出,也没有定向奖学金。同时,由于单位并没有向学校交纳费用,因此即便单位不同意,学校也不会把他派遣回去。
辽阳市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科长刘庆国则表示,即使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想按原则办事,他们手里也缺乏制约毕业生的手段。“能制约他们的也只有档案。现在好多毕业生不在乎档案、户口,他不想来报到就不来报到,我们能拿他怎么办?”
刘庆国说,定向招生初衷是好的,但效果不那么好,与现行的自主择业的机制有矛盾,“怎么办好,我们也在想。”
补贴替代定向?
胡星斗认为,国家应通过大力扶持、提供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到西部去,而不是通过定向就业的方式解决。
不可否认,目前仍有部分艰苦地区和重要行业需要通过定向招生满足人才需求,国防生招收就是这两年国家对各大高校下达的任务。记者看到了一份北京各高校招收国防定向生任务目录,清华、北大等各大高校都有国防生招收名额。
北京林业大学取消普通定向招生后,接收了国家下达的少数民族和国防定向生招收任务。今年北京林业大学须面向全国考生为西藏招收定向生40名。
“这个任务很难完成。”去年北京林业大学也没有完成西藏定向生任务,因为考生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定向协议中的年限规定又长达15年。部分报了定向志愿的同学存在先上了大学再说的心理。
今年20岁的小余同学现为北京一所高校二年级学生。去年,他所在高校四川录取分数线是518分,他考了480多分。按照该校规定,四川省定向生的录取分数可在518分的基础上降40分。
“毕业后我要到西藏工作,原则上工作年限不少于15年。”他说,因为家在农村,急于跳出农门,复读一年公费上学的可能性也不大,只好同意毕业后到西藏工作。
“我不想去,甚至想毁约。”他说,先挣点钱,以后毁约也有钱付违约金。
至于这个定向名额,他隐隐约约知道父母费了点周折,但具体情况,他表示一概不知。
北京林业大学接受的国防生招收任务因为是面向森林武警等冷门行业,虽然国家规定享受定向奖学金,也招不满学生。上述工作人员总结说,“以前是不透明,现在透明了,招了又麻烦。”
而其他一些大学的国防定向生招生则“挤破了头”。
从清华大学在各省区录取国防定向生的分数线看,有的省区竟在清华统招线之上,也有部分地区低于统招分数线5—6分。一位招生工作人员说,国防专业现在可以说是热门专业,又有奖学金,难免考生趋之若鹜。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胡星斗直言,定向招生制度应彻底废除。
“它所担负的历史功能完全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解决。”
胡星斗认为,国家应通过大力扶持、提供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到西部去,而不是通过定向就业的方式解决。特殊行业也是如此,政府如果提高这些特殊行业的人才待遇,这些行业还是能吸引到人才的。
学者肖学慧也认为,从总体上看,定向招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把人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单位,眼下已经不太适合。在这种情况下,对定向招生今后的发展变化应慎重考虑。
参考资料:
-1.asp
![各地人事局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生与一般学生有什么区别吗?](/draw/image/113031/9eef80f12d8d354ac079551e693a60f2.png)
确定扩招!多所985招生计划全部公布!录取分要降?
桂花升学说
2023高考已结束,志愿填报成为关键。整体扩招态势明显,众多重点高校公布2023招生计划。以下精选几所高校的扩招情况,供考生参考。
中山大学计划招收7730名全日制本科生,其中华侨港澳台学生500名。广东省内,物理类计划2382人,历史类580人,艺术类30人,合计2992人。
华南理工大学预计招收6980名学生。
华南师范大学计划招收7614名学生,其中师范类2930人,非师范类4684人。
南方科技大学计划招收约1300名理科生。
华南农业大学新增
动物科学(丁颖创新班)、
生物育种科学等5个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招生计划4850人,其中公费师范生1600人,优师计划150人。
大连海事大学计划招生4500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招生2830人,其中公安专业2750人,非公安专业
法学专业80人。
大连理工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6260人。
长安大学计划招收2600名生长军官本科学员。
湘潭大学共有76个本科专业,计划招生7710人。
东北大学计划招生5000人左右,新增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
厦门大学招生规模5570人,新增创意与创新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马来西亚分校新增
传播学专业。
武汉理工大学招生9200人,推进“珠峰计划”和本硕实验班招生。
西南大学招生10100人,新增
智能车辆工程等6个专业及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1999人,新增
行星科学、
网络空间安全两个本科专业。
中国科学院大学继续在7个省市实行“综合评价”招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2756人,新增
统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人力资源管理和
会计学(数智化国际
会计)等专业。
青海大学招生5431人,新增
临床医学(卓越医师)、临床医学(订单定向)、
土木工程(创新实验班)。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3660人,新增
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30人,理科试验班(智能装备)20人。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4200人,新增6个招生专业和4个双学士学位项目。
南京大学招生规模增至3930人,新增行星科学专业,
德语法学实验班单设。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计划从6000人增加到6100人,新增
医工学和
国际经贸规则本科专业。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3443人,部分省份增加招生计划。
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1900人,分省计划以学校官网公布为准。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2780人,新增
生物医药数据科学、
生物统计学专业,优化特色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计划保持稳定,总数1550名左右。
高考志愿填报中,提前批、分校区、中外合作专业、校企合作专业、转专业途径、冷门专业选择及重点大学排名靠后但学科实力较强的专业等,都可能为考生提供“低分高就”的机会。
各地高校正密集公布2023年招生计划,整体招生计划稳定,个别高校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所增加。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其他高校的招生计划与特点,供考生参考。
![各地人事局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生与一般学生有什么区别吗?](/draw/image/113031/d42916fc7dab1e8466bf14aff7a3da05.png)
2023哪些大学扩招
年华网(https://www.nhbw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哪些大学扩招的相关内容。
2023年大学扩招人数如下:
1、南方科技大学:据深圳特区报消息,3月11日,南方科技大学在广州举行2023年广东招生说明会,会上记者获悉:2023年南科大计划面向全国24个省份招收本科生约1300人,均为理科生。
2、南京大学:南京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规模将增至3930人,招生总计划继续增加。
3、
北京化工大学:学校2023年招生计划整体保持稳定,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计划,双学士学位专业招生计划大幅增加。
4、北京林业大学:北林大2023年招生计划总数为3443人,将在部分省份增加招生计划投放。在京计划224人,包括普通类计划207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划10人, 艺术类计划7人。此外,学校还有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今年在北京招生计划保持稳定,2022年本科普通批投放146个计划,其中
金融学类招生计划为58,加上教育部选考科目指引中与金融相关的专业如
金融工程、
金融科技、
金融数学、
精算学、量化实验班等,整体数量达到了84个,占比近60%。2022年提前批小语种投放27个计划,最新的招生计划关注学校最新发布的招生简章。
6、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本科计划招生1900人。学校今年在全国各省份统招计划与去年持平或增加。具体分省计划请以学校招生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7、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4850人,招生计划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公费师范1600人,优师计划150人。今年共有74个本科专业(22个大类)面向全国招生。2023年开始,
科学教育专业全部招收公费师范生。学校无专业级差。
8、
南昌大学:今年学校共有97个招生专业,暂停
儿科学专业招生,
人工智能专业将新增普通高考录取的方式招生。
9、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2023年在全国23个省(区、市)计划招生2220人,新增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全面取消单科成绩设限;为新生提供两次转专业的机会;学院优秀学子可赴上海财经大学访学交流一年。
10、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内地联络处主任李清在2023新浪&微博百所高校招生访谈栏目透露:今年在内地的招生名额还是维持在220名左右。
大学扩招释义
大学扩招是指政府或高校为满足社会需求和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而增加大学招生计划的行为。通常会增加招生人数、增设专业或开设新校区等措施。此举旨在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也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选择机会。
年华网以上就是年华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各地人事局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生与一般学生有什么区别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年华网:
www.nhbwz.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