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11:33:25 | 年华网
可以。 年华网
只要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大学生是可以转换专业的。如果学生刚入学时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或因分数过低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都可以在入学之后申请转专业。转专业有成绩要求,因此学生要提前做好准备。
大学转专业一般是在大一下学期,并且要在无挂科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转专业。另外,转专业也是要通过转专业考试的,只有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转专业。
大学转专业一般多出现在这三种情况下,一种情况是有的大学生志愿被调剂了,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所以要转。一种是有的大学生分数不够,所以有预谋的报考了分数低的专业,再通过院校转专业去到学校的王牌专业。还有一种,则是在上了课之后,发现专业并不合适,要转。
关于转专业虽然院校没有太多的限制,但是大家首先在报考的时候还是要多考虑考虑,毕竟转专业非常辛苦,要同时学习两门课程,所以你打算要转专业,那么就要在大一学习期间做到这三件事情。
一、努力学习,尽量保证各科分数90分以上。我们知道转专业的竞争还是非常大的。一些专业在大一结束之后只收取3~5个转专业学生,而且这3~5个转专业的学生是从其他各个学院中选拔的,所以与我们竞争的不只是自己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其他学院的所有想转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想保证自己能够在大一上学期结束之后顺利地实现转专业的目标,就要在大一上学年里努力学习,尽量保证各科的分数都在90分以上,这样才有绝对的优势压过其他的竞争对手,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争取受到老师的青睐和推荐,这样我们想要转到其他专业上去就比较容易了。
二、争取在自己想转专业的方向上有所成就。作为大学生,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大家只要拼尽全力就很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其他学院的同学想的可能和我们也是一样的,他们也一定是拼尽了全力,想要在第2年转专业中脱颖而出,所以为了我们更有把握的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中,我们一定要争取在自己想转专业的方向上有所成就,可以试图在省市以及校中取得不错的奖项,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增加我们在转专业行业中的竞争力。
三、要清晰每个学院收取转专业学生的数量。我们知道每个学院每年收取的转专业的学生数量都是不固定的,有时多有时少,有时只有三五个,而有时则会十几个,所以我们在试图转专业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目标专业,今年索要收取转专业学生的数量,根据其要收取的转专业学生数量来设定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奋斗目标,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效的进行学习。比如某某学院今年只要3~5个学生,这将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我们必须要在所有的学生之中更加的突出。而同时如果某某学院今年要收录10个以上的学生,这将意味着我们被收入的可能性更大,面对的竞争对手相对减少,这时我们只要不断的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稳定好自己的心态就可以了。
想要在大学中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中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一定要付出的比别人更多,才有理由、有能力、有实力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受。
接下来说一下哪些学生不能转专业:
一、招生时属于特殊录取类型的同学不能转专业,如艺术类、体育类、定向生等都是不能转专业的。
二、正在休学只是保留学籍的同学,专升本的同学同样不能转专业。
三、欠缴学费的同学。
四、很多学校都规定只能转一次专业,所以针对已经转过专业的同学是不能再申请转专业。
年华网(https://www.nhbw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一可以转专业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 很多大一新生因为报考志愿时对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不太了解,报考时比较盲目,随大流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是在上大学之后,会对自己的专业感觉吃力,从而萌发转专业的念头。可是怎么转?什么时候转?要求是什么?他们往往不知从哪里了解。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转专业的知识。一、转专业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申请跨系转专业:1.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并确有专长的,有相关成果,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可以申请转专业。2.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需有学院指定医疗机构检查证明),或确有特殊困难(如在工科或理科学习困难的,需学校相关部门认定),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仍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3.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的前30%。4.学生因休学期满复学后,原专业不存在或未招生的: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5.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经学生同意,学校在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五点:1.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2.患有某种疾病确有困难的;3.学习成绩优异专业前30%;4.休学或复学可根据自身需要转专业;5.学校调整专业,经学生同意。二、转专业时间、流程转专业申请时间只在第一学年末受理,通俗讲就是大一结束。每年6月份,由各系根据学校办学实际情况,确定接收转专业学生人数计划(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一年级学生人数的10%),将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对各院系接收转专业的计划进行审核汇。1.每年六月份各系提交接收转专业的计划人数;2.学生在开学前提交申请,附带证明材料,系部审核;3教务处考核;4.经院长办公室审议通过公示一周后生效。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专业1.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2.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的;3.应予退学的;4.录取为下一批次专业转为上一批次专业的;5.由外校转学进入我院的;6.属特殊类别(对口升学、专升本)招生的:7.在校期间受过纪律处分的;8.有作弊行为的;9.经学校认定不适合转专业或无正当理由的(如未缴清学费及其它应缴费用,未及时注册的)。以上概括为:不得转专业包括特招、休学、保留学籍、退学、录取为下一批次转为上一批次、外校转我校、对口升学、专升本、受处分、作弊、学校认定不适合或者无正当理由。以上就是转专业的相关内容了,有转专业想法的一定要好好浏览一下,对于不喜欢的专业学四年真的很痛苦,一定要尽快转专业,千万不要想着考研跨考,大部分院校还是看你本科专业的,有的老师根本不收跨专业的学生。但是总而言之,转专业还是要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所以,有这个想法的下学期继续努力吧!争取成功转专业!
以上就是年华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大学可以转专业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年华网:www.nhbwz.com大学转学可以跨专业吗?可以转一本专业吗?比如你二本录取的就不能转一本专业《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准许转专业、转学:(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系(专业)推荐,经转入系(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系(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需转入其他院校者,由转出学校推荐,经转入学校考核证实,转学更能发挥其专长者;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
考上大学后可以转专业吗?首先大学转专业根据大学的不同,要求也是不同的,每个大学都有自己转专业的要求,而且如果你从冷门专业往王牌专业是转是需要很高的要求的。一般大学转专业的要求,首先需要成绩在本专业中前10%,其次是所有必修的课程不能出现挂科的情况,也就是说60分及格,你必须要都考60分以上。一些特殊的专业,如国防生、定向计划招生等是不能够转的,这个是学校的硬性要求。转专业的时候基本上
上海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上海师范大学2023年可以转专业。1、第一学期的现专业绩点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各专业标准不同,达标准后获得参加转业考试资格。2、需要通过转业考试(即在转业考试中取得至少及格成绩),通过后获得转业资格。3、提前与辅导员取得联系,询问时间、手续等具体事宜。转专业原则:1、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兴趣和专长,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尽可能满足
大学可以转专业吗?大几可以转?需要什么条件吗?大一新生进入大学的时候可以转专业,但是要满一学期之后,转专业zhi的情况和条件如下:中国高等学校一般规定,有下列情况和条件之一者,允许转专业: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
上大学可以转专业吗如何申请上大学可以转专业吗?如何申请?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上大学可以转专业吗可以申请转专业的。许多大学都为学生们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一般来说都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统一申请,这时候需要填写转专业的申请表,递交到学院当中并进行审核。或许每个学校的规定有所不同,但是都考试形式的测试,来看学生们是否达到了转专业的要求。每个
大学可以转专业吗?可以的,上大学转专业也是高考报志愿的一种手段,先进去这个大学,哪怕是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最后也可以转。不同学校的转专业的条件,时间不同。只要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大学生是可以转换专业的。如果学生刚入学时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或因分数过低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都可以在入学之后申请转专业。转专业有成绩要求,因此学生要提前做好准备。一般大学转专业的要求,首先需要成绩在本专
大一可以转专业吗?大一新生在大一的下半学期可以申请转专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转专业:(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3)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扩展资料转
2020年吉首大学转专业,大一新生转专业和入学考试吉大发〔2012〕58号吉首大学关于印发《吉首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学院、直属单位、校部机关各单位:现将《吉首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吉首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对本
2023-10-03 01:15:06
2023-12-03 21:41:41
2023-10-04 05:41:35
2023-09-26 18:32:17
2024-01-17 01:12:15
2023-12-07 13:31:21